时间之美,音乐之光——评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2023-07-12 11:10:16

邱榕


【资料图】

4月26日,由著名作曲家邓东源创作的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经过两个多月的打磨后,在长沙学院开启了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出。此次演出由著名指挥家肖鸣指挥、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湖南湘江交响乐团)担纲演奏。此外,音乐会特别邀请著名二胡演奏家张音悦、大提琴演奏家邵鑫、琵琶演奏家韩新星等湖湘演奏家共同献演。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由“序”、“主体部分”和“尾声”三大板块组成,共十五首乐曲。其中主体部分包含三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古韵·神奇九道弯》、第二乐章《追忆·秋收起义往事》、第三乐章《筑梦·新时代礼赞》。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笔者在听完这部作品之后,深感作曲家邓东源在作品中对“时间”的解读之深刻与运用之巧妙。

一以“时间”为线

“组曲强调在同一内容和艺术表现范围内,不同乐章间的并置对比与联合。”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描写的是浏阳河域的故事,其中十五首乐曲都是相对独立的作品,乐曲之间对比强烈,但作曲家邓东源以“时间”为线,将十五首乐曲完美地串联成一个整体。

从序曲《乡音》开始,古琴将观众带到了古老的浏阳河边。时间流转,沧海桑田,第一乐章中《浏水谣》、《浏水号子》、《铜官寻梦》、《好山好水》栩栩如生地演绎了浏阳河域一代又一代的故事,这是沧桑的浏阳河。随着时间的步伐,在第二乐章,观众来到了那段充满了硝烟的战争岁月。《血火初心》、《日出东方》、《三团大捷》、《仰望井岗》、《天地丰碑》这些乐曲用宏大的音乐叙事手法,描绘了“秋收起义”的艰难险阻和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英勇的浏阳河。当“时间”回到现在,跨越千年时空的我们,真正从音乐中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信仰永存》、《长沙印象》、《浏阳河情思》、《新时代礼赞》这些乐曲描绘了欣欣向荣的湖湘之景,尾声的《浏阳河之光》筑梦明天、动力十足,这是奋进的浏阳河。

二用“时间”检验

为了使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这部作品展现出时间的沉淀感,作曲家邓东源使用了许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音乐素材。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好听的旋律不少,但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旋律却非常难得。歌曲《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都是“千家万户都唱过”的歌曲。历经几十年的沉淀,已经成为浏阳河的音乐符号。作曲家邓东源在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之中非常巧妙地使用了歌曲《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的部分旋律,仿佛将观众带到了风景秀丽的浏阳河边。除此之外,作曲家邓东源还使用了一些古乐和民族音乐的素材,比如第一乐章中《序曲》的主题所使用的浏阳祭孔古乐的素材、第二乐章中《血火初心》引用的浏阳地花鼓音乐素材、第二乐章中《日出东方》引用的客家山歌的音乐素材等等。使用这样古朴又非常有特色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音乐形象非常生动鲜明。

三刻“时间”艺术

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是作曲家邓东源“三十年磨一剑”的经典之作。从1995年起,作曲家邓东源就在构思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的创作。今年年初首演成功之后,作曲家邓东源还在不断地进行修改。用近三十年的时间用心打磨一部作品,这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常令人感动,而这样历经时间淬炼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在音乐创作时,对于作品高潮部分的设计更是至关重要。作曲家邓东源在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的设计中使用了“黄金分割点”的方法,将整部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放在了第三乐章《信仰永存》之中。在演出结束之后,许多观众对于这段独奏大提琴与管弦乐队的对话赞不绝口!《信仰永存》使用了三部性的音乐结构。乐曲第一部分独奏大提琴深情地诉说着对党的依恋,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受感染。第二部分独奏大提琴与乐队用激进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达了人们对“筑梦明天”的向往。第三部分使用了再现的音乐手法,在配器上丰富了乐队声部并加入架子鼓,用更加深情与激动的音乐表达了对党的感恩和对党坚定的信仰。

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以时间之美,向历史致敬;用音乐之光,向未来献礼。作曲家邓东源以“时间为线”,神奇地将十五首独立乐曲串联成一部完整的交响乐,音乐之间既有对比,又有联系;用“时间”检验,巧妙地加入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音乐素材,让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刻“时间”艺术,别出心裁地设计作品高潮部分,令观众对其印象深刻,念念不忘。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在音乐中的魅力,也见证了作曲家邓东源对于音乐创作的匠心独具和长达三十年的艺术探索。这部作品的演出不仅展现了湖湘音乐文化的魅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传统和文化自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