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讯!阴招灭国,奇谋造反,此人玩的最狠最溜趟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时间:2023-04-19 10:56:24

文/刺猬


(资料图片)

在上篇,秦汉著名说客、"天下第一舌"郦食其老爷子以65岁高龄被齐王田横怒而烹之,处以惨烈的汤镬之刑。

郦食其之死,同行蒯通实为幕后推手,称其为罪魁祸首也不为过。

恍若一转眼,到了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这日,刘邦下令,也支起三足两耳圆鼎,点燃熊熊柴火,沉声喝道:

"将这厮拖出去,烹!"

果然,天道循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次将要被煮的这厮,正是蒯通!

01

蒯通,本名蒯彻,范阳(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为避汉武帝刘彻讳,而改名蒯通。

听着有点像"三通一达"类快递公司的名字哈。

没办法,皇帝名讳,必须得避,连移民广寒宫的仙子嫦娥(本名姮娥)为避汉文帝刘恒名讳,都被改了名字。

不得不服,蒯通此人才思敏捷,辩才无双。一张利嘴,巧舌如簧,足能倒悬乾坤扭转天地。

且说在昨日推文中,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郦食其言明利害,终于说服齐国归附汉王,共同抗击西楚项羽。而就在双方开怀畅饮,庆祝拼团成功之际,韩信突然率兵杀至,直捣齐都临淄!

韩信怎么搅局、抢占胜利果实来了?

郦食其彻底懵圈,随之被煮。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都是蒯通捣的鬼。

原来,楚汉战事正酣,为防齐国倒向西楚,郦食其主动向刘邦请示,打算走一趟齐国。

刘邦虽然不咋相信舌头的功用,可还是应了:"去吧。搞得定就搞,搞不定早点回来。"

等老郦走后,刘邦不托底,遂又派韩信率领10万大军准备来硬的,打服或者干掉齐国,永绝后患。

哪料,韩信一路东进,刚到平原津(古黄河重要渡口,约今平原县城西南约三十华里处),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喜报便传了来--

郦老爷子居然说服齐国认汉王为武林盟主,甘心做小弟了!

这说明,郦食其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拿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

02

这个喜报,不只惊得汉王刘邦连呼牛逼,也差点惊跌韩信的下巴。

与此同时,一个大问题也摆在了他面前:齐国已归附,那还去不去,打不打?而这面刚停下大军,安营扎寨,蒯通便走进了军帐。

"将军,怎么不走了?"

刘邦一听,乐了:这货把自己比作狗,把我比作尧帝,会说话会来事,不杀了,赦。

不愧是耍嘴皮子的,轻轻松松几句话,就为自己赚回一条命,且寿终正寝。只可叹淮阴侯韩信却遭屠戮,落了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退一步说,如果他当初听从蒯通之计,汉、楚、齐三足鼎立,那"三国演义"将提前400年开场。最终谁主天下,还真不好说。

但历史就是历史,沧海变桑田,万物化尘埃,永远都不会有如果…

"没啥事了。稍事休整,班师回程。"

韩信话音未落,蒯通便惊讶叫着抢了话茬:"为何要回?将军之言,谬之千里。"

韩信有些晕,迟疑道:"你这话,啥意思?"

"于将军来说,这可是个天大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蒯通登时搅动如簧巧舌,叭叭叭好一通嘚啵--

将军你是受汉王军令,前去攻打齐国。咱先甭管郦老爷子劝没劝降齐王,那是他的事,只说你,你收到停止征伐的诏书了吗?

没有吧?既然没有,那就继续行军,照打不误。瞧瞧人家郦老爷子,仅以一个士人身份,仅凭一根油滑口条,就替汉王赚取七十余城;将军率领数万精锐,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也才打下赵国五十多座城。

数万精兵,却干不过一张嘴;打拼多年,却不及一个儒生功劳大,将军就不觉得难为情?

韩信显然被臊得挂不住脸,诘问道:"蒯通你到底想叨逼啥?"

"渡过黄河,继续前进;实施突袭,将齐人一网打尽,将所有地盘尽收将军囊中!"

蒯通此计,史称"乱齐之策"。

据《汉书》记载:

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遂度河。

03

接下来,韩信犹如神兵天降,奇袭杀戮,伏尸万计,摧枯拉朽般将毫无防备的齐王田广、齐相田横打成了光杆正副司令,一个遭屠丧命,一个流亡海岛。

强占齐国地盘后,韩信有些飘,随之做出一个装蛋之举,遣使给刘邦送去一封信。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在信里说,这齐国啊,虽被我灭掉了(没郦食其老爷子啥事哈),但是呢齐人狡诈多变,南面又毗邻楚国,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设立一个代理人,姑且叫"假齐王",来管理的话,就能开创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思来想去,我觉得吧,"假齐王"的最佳人选只有我韩信合适。大王,您就给发个委任状,让我替你管理齐国呗。

而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荥阳,眼巴巴盼着韩信能来解围呢。哪知盼来的,却是一个封王要求。

封王?我看你是疯了。刘邦勃然大怒道:"我踏马被困在这儿,愁得焦头烂额,你不来帮我也就罢了,竟然要自立为王!"

韩信的杀身祸根,就这样种下了。

刘邦正欲继续爆粗,谋臣张良脑瓜转得快,暗中踩了他一脚,贴耳道:

"眼下汉军形势不利,大王能阻止韩信称王吗?倒不如借坡下驴,趁此机会立他为王,好让他自守一方,以免添堵生乱。"

标签: